狗狗黑暗中看得见吗?
黑暗的物体,对狗来说是非常奇怪的:它既不是亮着,也不是黑着…… 这是视觉的基本功能之一 —— 感知明暗度(brightness)和色度(colour),而不仅仅是颜色(colour)。 这项技能是通过一种叫作“视锥细胞”的光感细胞得到的。 这些光感细胞的形状各不相同——它们的直径大小不同、尖端角度不同;有些长在视网膜的前面,其他的长在后面。这样,眼睛就能接受到从各处来的信息了——比如一个物体的明暗度和色度。 而我们人类只有两种形状的视锥细胞,所以,我们的视觉系统会把来自不同位置的信息拼凑起来判断出一个物体的实际亮度来,就像下面这张示意图一样: 但是犬科动物的眼睛里面有两种形状的视锥细胞 —— 有的是短尖形,有的是细长型~ 所以它们能直接得到明暗度的信息,而不需要把信息重新组合一下。
这也就意味着,当一只黑色或白色的狗被关在一间黑屋子里时,对它而言那间屋子就是全黑的!而且不会有任何奇怪的东西出现。 在这个案例中,那只小狗看到的是这个样子的~ 对人来说,这看起来就好像是漆黑一片,但小狗却能看到周围有东西存在呢~~~ 小狗在夜间也能很好地适应,因为它拥有发达的视觉系统。它的瞳孔可以随意收缩放大,以此来接收更多或更少的入射光线以便看清周围的环境。
黑夜里看不见东西,和夜视功能无关… 黑暗里什么都看不到的“盲人”有无数种——色盲(红绿盲)、全色盲、锥状体色素变性等,这些疾病都会使人夜盲,并不是什么特异功能……
如果说是夜视能力的话,我倒是觉得是狗的祖先长期野外生活(不是家犬)而形成的能力,白天活动的时候天色亮的时候也会对它们造成影响;或者是对人类恐惧,在夜晚的时候躲起来不出来…
最后,说一个关于这个问题的错误结论吧【因为某些原因】——“红外线会干扰红外夜视仪的红外线功能”…不对! 首先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言论啊-.-
在光线较暗或者夜晚,我们人类的视力大受影响,我们的视力是色觉型视力,我们需要处理不同波长的光谱信息,进而判断物体的颜色。但是我们对于暗光的适应程度非常差,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视网膜的构造。
在人和动物的视网膜中有两种感光细胞,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锥状细胞主要在明亮光线下工作,处理色觉和细节,分布于视网膜瞳孔后面的主要区域。而杆状细胞主要在暗光中工作,识别光线变化和有无,分布于视网膜边缘处。我们人类的视网膜中90%都是锥状细胞,而大部分的动物都是90%的杆状细胞。
所以在明亮光照下,我们的视力要高于很多动物。在暗光下,我们的人眼成像很差。我们视力的极限是月亮和星星那样的暗光,再黑的话,我们就要借助特殊科学仪器来成像了(夜视仪和红外线监控)而对于杆状细胞为主的动物而言,他们的暗光成像能力要好得多(注意这里不讨论色觉!)狗眼的正常灵敏度是我们人眼的5倍,甚至高达15倍(也有争议),所以说,狗能够在非常暗的光线下看见东西,包括我们在黑暗中看不见的星星他们都可以看见(这不代表他们能看清楚星星)。
我们在黄昏或者夜幕降临时看东西都比较模糊,而且色彩感觉会受到影响。而狗眼在昏暗光线下的分辨率非常好,但是在昏暗光照下它们的颜色识别会出现混乱,主要是色觉变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遛狗时,特别是夜晚遛狗,要控制好牵引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