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可以联系驱虫吗?
一般幼崽在出生后的2-3周就可以进行第一次体内外驱虫了,成犬每月一次,怀孕母犬建议不要在孕期驱虫。 体外驱虫一般使用滴剂或喷雾药剂,滴剂一般滴于宠物的背部内侧肌皮下,用药时需要保证宠物后肢直立并伸展开来,这样药物才能均匀、有效覆盖全身;喷雾则可以直接喷到宠物身体上即可达到预防跳蚤、螨虫等的效果;而内服驱虫药一般用于驱杀线虫和蛔虫,适用于成年、怀孕的雌性犬及猫。 选择体外驱虫时,最好选择含有阿摩尼亚(伊维菌素)的药物成分,这种成分不仅对蜱、疥螨、蠕形螨等体外寄生虫有不错作用,还不会刺激皮肤。另外,如果是夏天比较常发的体外寄生虫,还需要注意驱虫产品的驱蚊效果,比如带有避蚊胺成分的驱虫药物。
体内驱虫主要针对绦虫、蛔虫、鞭虫等肠道内寄生虫,需要根据不同的寄生虫选择合适的药剂,目前常用的有阿苯达唑、吡喹酮、芬苯达唑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体内驱虫药物会对某些寄生虫卵具有杀灭作用,因此建议在服用前咨询相关人士后再进行用药。一些胃肠道功能较弱的幼年动物并不适合长期服用驱虫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服药。
对于宠物来说,如果日常饲养环境相对干净卫生的话,是可以适当减少驱虫频率的,例如室内饲养的猫咪,由于接触外界的机会较少,只需要每年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就可以了。但若是长期放养或是生活在野外,就需要增加驱虫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