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孔雀鱼ph高怎么办?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鱼缸的水质保持弱酸性到中性是最理想的,因为鱼类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体内的酶活性也受此影响,只有当水温处于鱼类最佳适应范围时(热带鱼通常为25℃左右,冷水鱼则为10℃以上),其消化能力、代谢能力等才会达到最佳状态,此时鱼儿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它们才最有可能生长健康。 而一旦水温超出或者低于此范围太多,则有可能引起鱼儿不适甚至中毒,其中pH值对鱼类的影响尤为重要。 因为鱼类的体表有一层薄薄的粘膜,这层粘膜在水中溶解后能迅速与体液融合,进而起到调节PH值的作用;而且鱼类可以通过鳃膜吸取氧气和排除体内产生的废气来实现水体的酸碱平衡,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鱼缸水中的溶氧充足且清洁,无微生物或寄生虫污染,鱼儿都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并拥有比较好的状态。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鱼儿能够依靠上述方式来调节PH值,使水体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但我们无法判断它们的具体需求,比如不同品种的鱼对PH值的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像孔雀鱼这类热带鱼最适合的生长PH值为6.5~7.5之间,而金鱼为7.8~8.3间,罗汉鱼则为9.0~9.5间,如果我们的饲养与管理方式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则有概率导致鱼儿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
在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需要投入少量精力就能换来鱼儿的健康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任不管。 例如,对于刚刚买到家的新鱼,我们要检查其体表是否有伤,如果有要及时治疗;对于已经成形的鱼群,我们则需要定期测量水质,观察鱼儿的吃食状况、活动量与体表等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微调鱼缸内的环境。 当然,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少折腾,特别是对于老鱼缸来说,更建议“顺其自然”,不要频繁换水和投药,毕竟鱼病大多时候都是由应激反应引起的。 对于新买回家的热带鱼,为了防止其产生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药物助其适应新的环境,但需要注意浓度不要太高,浸泡时间也不要太长,以免出现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