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水霉会自愈吗?
先说结论,大概率会自愈,但前提是没有严重感染导致大面积死亡! 先给大家看看我的两条病鱼,一条是刚发现的,还有一条是发现之后治疗过程中痊愈的 这是刚刚发现的这条病鱼的眼睛,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眼睛上覆盖着一层白膜,这个时候如果不去触碰它,这个白膜是不会脱落的(手贱触碰过后的后果...) 接着把这条鱼放到水里,可以观察到这层白膜脱落了,同时由于这条鱼的体质较弱,在刚发病的时候我尝试过干养,但是没有成功,没多久就死了。 然后就是治疗的第三条鱼,也是我自己认为的最严重的病鱼,可以看到这条鱼的整个尾巴以及尾部附近都覆盖着非常厚的霉状物,并且由于死亡和浸泡在水中,这些絮状物变得软软塌塌的。但是这条鱼的眼睛却是正常的,并没有出现发白的情况。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每隔一两天换一次水,加入浓度为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八的硝酸亚汞溶液,每次100毫升左右;同时由于害怕光污染,我还特意为它们制作了遮挡板 这样坚持了两周时间,第二条病鱼完全恢复,第一条病鱼虽然眼睛依旧有白膜覆盖,但没有之前严重,同时也开始吃食物了;而第三条病鱼,虽然情况最糟糕,但是最后却也奇迹般的恢复了!
下面来说说导致孔雀鱼水霉病的罪魁祸首——水霉菌! 水霉菌属于真菌范畴,属于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也就是说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它才有可能繁殖生长。 首先要有合适的营养源,水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浮游生物、细菌、病毒、藻类以及微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都属于它的营养来源;其次必须有完整且健全的代谢系统,能够吸收水分和维生素等;再次需要有完整的生殖系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从而产生能量提供生命活动。 最后,当水中有足够的营养源并且水霉菌能够通过自身代谢获取能量时,它才能通过分裂方式实现繁殖,否则就只有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繁殖。 在上述前提下,如果水温度合适,且有适合的营养源供应,那么水霉菌就能大量繁殖并侵入鱼类体内,引起疾病发生。 但是,大家也不要被吓到,因为水环境中本身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其中就包括有益菌和非益菌。通常的情况下,有益菌占优势,即使有微量的有害菌存在也能很快被抑制或消灭。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如自来水未存放充分暴晒消菌或者鱼缸管理不到位时,有害菌就有可能占据优势,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为了防止水霉病等鱼类疾病的再次发生,做好鱼缸的管理,定期清洗滤槽,清洗过滤棉,保证水的清洁,减少水质波动是大前提。保持鱼缸的稳定性,避免新鱼入缸引起应激反应也是极为重要的! 新买的鱼不要急于倒入鱼缸中,应先冲洗干净,涂抹抗菌素或盐水浸泡消毒后再入缸,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减少疾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