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得了狗瘟是直接扔掉吗?
狗瘟热,又称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高热、呕吐、腹泻、脱水和酸中毒为主;病犬死亡率为20%~50%,临床检出阳性率47.7%[1]。近年来,由于免疫预防的推行和病原微生物学的研究手段不断更新,该病的检出率和病死率已经有了明显下降。
本病主要发生于幼犬,特别是2月龄左右的幼犬,发病率可达90%以上,成年犬发病症状较轻微且预后良好。 【病因】 犬瘟热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毒属成员之一。目前普遍认为,犬瘟热病毒的自然感染来源为消化道。病毒经口腔或消化道黏膜进入体内,首先侵入神经系统,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障碍。随后病毒在全身脏器中扩散,引起心肺功能衰竭,最终导致狗狗死亡。
【病理变化】 在病理学上,该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其他器官如肺、肝、肾等也可受累。 主要病变见于神经组织,如大脑、小脑、脊髓和脑干,可见神经元变性、坏死、缺失,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胃肠壁内散在圆形或卵圆形的嗜酸性包涵体,即病毒体;肝、肾等内脏也可见变性、出血等病变;个别病例还可出现皮肤增厚、毛发脱落以及鼻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检验病料中的犬瘟热病毒抗原或抗体。其中,ELISA和IFAT操作简便,适合大量样品的初筛及动态观察;PCF则灵敏度高,可用于病毒载量不足或无法分离病毒的急性病例以及病程超过3周的慢性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同一时期感染的犬只,其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往往也存在差异。在一次检测中发现病毒抗体阳性不能作为唯一判断根据而排除本次感染,需多次复查方可确定。 有研究发现,在病程超过5d的犬瘟热患犬体内,无论有无疫苗免疫史,CDV都可持续存在下来并维持在低水平,导致血清抗体长时间保持较高水平。对于长期存活的犬瘟热患者,应注意抗体水平的持续性和敏感性,以免误判。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以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为主。 患病幼犬应尽早隔离治疗,尽可能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对被污染的物品及时清洗、暴晒或者焚烧处理。 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增加抵抗能力。
在发生呕吐、腹泻时可先禁食4h~8h,待病情好转后再少量多次喂食。 对症治疗可注射止吐药,如爱茂尔(胃复安);镇咳药,如强力霉素;解热镇痛药,如氨基比林;维生素类,如VB1、VC;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天。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者可用氯丙嗪,每次5mg/kg,肌注,每天2次,连用4d;或苯海拉明,每次10mg/kg,肌注或点滴,每天2次,连用4d。
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