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瘟用什么中药配方?
中医对犬瘟热症的治疗,历代医籍均有记载。但各代医家所论病因病机及辨证用药不尽相同,疗效亦众说纷纭。结合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犬瘟热的实践,就其病因病机、辨证与用药原则略陈己见。 1.病因病机 要了解中医对犬瘟热症的治则治法,必须首先探讨该病的病因病机。关于本病的病因,虽记载不甚详尽,但《本草纲目》言“此证多由伏邪所成”,可知犬瘟热症乃暑、湿、热邪蕴结所致;张士卿在其著述中首次指出本病是由秽浊郁热之毒引起的,并且毒热炽盛乃是犬瘟热症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至于病机,朱师认为,由于机体正虚,加之邪热蕴蒸,熏灼津液,形成痰饮水湿,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炎因子和继发感染的来源,从而导致机体组织破坏,机能不全甚至衰竭,最终发生器官功能丧失而危及生命。 2.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兽医学》提出的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实践概括如下: (1)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以4月~5月发病率最高,多发生于年龄为3月龄~3岁的幼犬。
(2)临床症状:病犬精神不振,嗜睡,体温上升至40℃以上,呈稽留或弛张状态,呼吸急促,咳嗽,眼鼻流出分泌物,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大便干结,小便黄赤。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犬渐显消瘦,四肢无力,步态蹒跚,行走摇摆,继则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或倒地不起。部分病例可见呕吐、腹泻,最后因脱水、循环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为3周左右。 (3)病变特征:主要见于消化道粘膜和呼吸道粘膜,表现为卡他性炎症,有些病例可见溃疡形成。在消化道粘膜处还可见到出血点或者渗血区域,严重时可出现肠套叠,肛门失禁等症状。在肺部可听到湿啰音,肺部显微镜检可见纤维素性炎。还可发现脑膜炎症等改变。
(4)理化检查:血液生化检测显示,病犬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以及电解质紊乱现象。尿常规检查时,可见尿糖阳性,蛋白质阳性,有形成分增多等。病毒分离培养可获致炎性病原体,血清抗体水平测定表明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其他如X线摄片、B超、CT扫描等检查,也可协助诊断。
针对此病,中医理论认为其属于“温热病”范畴,在治疗上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又分为以下四个证型:邪犯肺卫、邪热传里、气血两燔、热入心包,下面将针对这四种证型总结的验方分享给大家:
1、邪犯肺卫证:临床表现为发热、流鼻涕、眼睛潮红、打喷嚏、精神沉郁、脉象浮而无力、苔白少津。此证中医认为主要为瘟热之邪侵犯肺卫,治宜辛凉透表,宣肺清心,用银翘散为主方加减:连翘、金银花、牛蒡子、蝉蜕、桔梗、生甘草、薄荷、竹叶、生栀子。
2、邪热传里证:其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咳嗽、有痰、流脓鼻液、眼睛潮红并有脓性眼屎、口渴、脉象浮数、苔薄黄。此证认为此时邪热已经侵犯内脏,并由表及里,需要辛凉解表、苦寒清热,生津止咳,用麻杏石甘汤为主方加减:生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连翘、黄芩、桑皮、葶苈子、桑叶、浙贝母、前胡。
3、气血两燔证: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高热稽留、喘息咳嗽、口唇呈青紫色、眼睛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流出、流涎、呕吐、水食不进、小便黄少、脉象洪数。此证认为是热毒充斥全身导致,属于严重证型,应以清气泻火、解毒护心为主,犀角地黄汤为主方加减:犀角(或代用品)、生地、芍药、丹皮、黄连、栀子、甘草、朱珀、川军。
4、热入心包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热稽留、口渴无食欲、眼睛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流出、呕吐、脉数而沉。此证认为邪热已经入心,应以开窍豁痰、清热解毒为主,用至宝丹为主方加减:牛黄、珍珠、琥珀、犀角(或代用品)、朱砂、雄黄、麝香、玳瑁、龙脑、寒水石、青金石、紫雪、天竺黄、山药、茯苓、山楂、麦芽、神曲、半夏、茯苓、枳实。
由于犬瘟热的病程一般在数周到数月,长期患病导致气血两亏、形体消瘦,在疾病后期可用四君子汤为主方加减:黄芪、党参、山药、炒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制半夏、陈皮、远志、肉桂、五味子。另外,针对犬瘟热后期的神经症状,可将安宫牛黄丸研末后兑水灌服。此外,中药的用药剂量以及加减需根据临床具体症状,在兽医的指导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