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细小病毒是什么症状?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狗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3-5月龄的幼犬,感染后的病程一般不超过7天;
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严重时脱水虚脱,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接近100% ;而注射疫苗及做好日常防护(消毒、隔离)工作,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一、传染途径 犬细小病毒的传染途径较多,主要有消化道、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三种方式。
1.消化道传播 是犬细小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可通过食用被犬细小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已经患病或处于潜伏期的病犬是重要的传染源,病犬的粪便中含有多种病原体,在排泄物干燥后仍有传染性,所以及时清理粪便并认真执行驱虫程序,能有效减少狗狗感染犬细小的机率。
2. 呼吸道传播 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将体内的病原体释放出去,使其它健康的动物吸入感染;另外,携带有犬细小病毒的分泌物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健康犬与患有犬细小病毒的病犬接触或通过共用食物和水源等方式也可导致感染。做好呼吸道的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的关键。
3. 直接接触传播 主要是由于病犬的健康乳头、皮肤伤口或被毛脱落部位暴露,健康犬与其互相舔舐或者相互摩擦而传播。注意清洁患犬的皮肤和口腔黏膜,避免其因疾病本身的不适感而主动舔舐患处,是必要的预防措施。 二、临床表现 犬细小病毒病在临床上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两种,其中以肠炎型的发病率最高,心肌炎型的症状较为严重,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良。
1. 胃肠炎型 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呕吐物呈黄绿色液体,内含粘液和未消化的食物),剧烈腹泻(初期为灰白色水样便,随后排出黑色糊状便),进食量减少,消瘦,乏力,脱水。
2. 心肌炎型 除类似胃肠炎型的呕吐、腹泻外,还会出现心前区隆起,心脏收缩力下降,呼吸急促,血氧含量降低,甚至会出现口吐白沫、抽搐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以上症状会迅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三、诊断 发病急、死亡快的特点,再结合临床表现,一般可诊断为犬细小病毒病,但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测。
检查项目包括血液常规检查、生化全项检查和病毒检测(荧光定量和PCR方法)。
四、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发生最根本的就是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根据犬只的年龄不同,接种疫苗的时间间隔也有差异,一般建议接种三针疫苗,每针间隔时间10~14天。
做好日常的清洁消毒工作也很重要,特别是对于易感动物,需要做好隔离措施,防止接触传播。
如果发现病例,应及时通报当地兽医部门。 目前尚无治疗犬细小病毒的特效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仅能缓解炎症反应,对于病毒感染本身并无疗效。对于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主要依靠良好的免疫接种方法和严格的消毒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应对病犬实施加强营养、维持体液平衡、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