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肠短毛配长毛行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繁育是否成功与公狗的基因型无关(仅讨论常染色体遗传)。 决定繁育是否成功的只有母方的两个基因型。 如果母方是显性纯合突变(BB),父方任何基因型,都可以把隐性突变(bb)传递给后代,这样就会使杂交后代出现3/4纯合突变个体的概率。当然这还需要考虑其他位点影响的可能。
如果母方是杂合突变(Bb),那就比较复杂了,需要看父亲的基因型才能确定下一代的情况。 当然上述分析都是基于无交叉遗传的前提下进行的,考虑到目前家犬的繁育普遍采用近亲交配的方式,可能会造成部分线粒体或核基因组DNA片段的交叉,进而导致基因型的判断出现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但无论怎样,从生物学的角度讲,一只“纯合”公犬和杂合母犬配对,生育出基因型均为杂合的幼犬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对于题主的这种情况,可能更值得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纯种的萨摩耶会出现这样的基因型?是育种方向的问题还是偶然原因导致的基因漂移?
关于基因飘移的问题可以参阅我之前的这个问题: 为什么纯种犬也会存在基因缺陷? 简单说就是由于缺乏明确的基因筛选手段,在纯血犬的繁育过程中,很可能将外部表现的优劣作为判断标准而忽视了基因型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劣性状基因进入种群之中。 另外再说说串串的问题。从生物学角度看,一只纯种的萨摩耶犬(AKC标准)和一个中华田园犬(简称土狗、串串)交配,所生的下一代一定是串儿的概率最大,即个体差异最大,因为两者遗传基础本身不同。
当然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有些所谓的串串非常漂亮,几乎看不出与两者的区别,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表型趋同。由于环境选择压力相似,物种之间往往会有类似的性状表达,这在生物进化中被称为“表型趋同”。由于人类倾向于以体表形态评价犬类的优劣,于是长相相似或者接近的串串往往容易被认可,而遗传背景却未必能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