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恶丝虫病人会有吗?
有的,叫做犬恶丝虫病(Cysticercosis)又叫脑脊髓炎,是由犬恶丝虫(Toxocara canis)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寄生虫病。 成虫形态似蚯蚓,体长25~36mm,宽3~4mm;体表光滑;呈浅灰色或暗棕色。雌雄异形,雄虫尾部有交合刺,雌虫有产卵器。幼虫形态与成虫相似,但较小、宽窄不一、色较淡,头部有一对粗大的感觉针。
[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犬是其唯一的传染源。(2)传播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过皮肤感染。成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幼虫在消化道粘膜下层和血管中增殖,当幼虫钻入肠道壁的皱褶内时,可诱发急性炎症反应,出现腹泻,粪便中排出幼虫。如果进入胃肠道内的幼虫大量繁殖,则可发生较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如呕吐等。幼虫还可通过血液流动转移到全身其它组织器官,但在呼吸道中活动的幼虫容易阻塞肺部通气,造成缺氧和窒息,进而引起死亡。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6~7d,最短为1d,而最长则达1个月。病程一般为8~9周,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则病情迁延,反复急性发作。
(3)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的犬都可感染发病,但以幼犬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死亡率也高。
[病理变化] 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为主,也可表现消化障碍和精神症状。由于寄生虫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病变往往比较明显。早期可见颅腔内有灰白色结节样物,切面有黏液性分泌物,这是脑脊液与吸虫游离液相混而成。严重病例结节较大,可为核桃大,黄绿色,质地软,易破,挤压病犬头颅可使脓液流出。
脑实质受侵害后,轻者出现神经症状,如嗜睡、反应迟钝、走路左右摇摆、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等,重者抽搐发作、昏迷,最终死亡。 幼虫移行至胃肠道后可引发急性炎症反应,此时胃肠道功能紊乱,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病程较长者可合并消化不良甚至衰竭。
[诊断](1)观察病犬的行为表现,如有无兴奋不安、烦躁、抑郁、狂躁等症状。
(2)检查有无眼结膜充血、流泪、瞳孔散大、斜视等现象。
(0)采集病犬的粪便,进行直接涂片,镜检观察有无幼虫。
(4)取脑脊液或静脉血,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查找幼虫。
(5)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查病血清中的抗虫特异性抗体,进行确诊。还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类抗体,方法简便快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防治措施](1)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消除传播媒介。对犬的排泄物及污染物要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蚊、蝇等昆虫孳生。禁止猫、犬等宠物进厨房,防止进食未煮熟的食物。不随地乱扔垃圾,特别不要将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东西直接扔到路边,以避免成为感染源。
(2)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杀灭犬恶丝虫。临床上主要针对其引起的病理变化进行治疗。
①清除幼虫:可采用口服驱虫药的办法,如驱蛔灵、吡喹酮、阿苯达唑等有比较好的效果。
②控制细菌继发性感染:在杀虫的同时,配合应用抗菌药物以防止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