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眼睛黄是怎么回事?
狗的眼睛颜色取决于虹膜,而虹膜的颜色则取决于视网膜的色素量。所以从微观角度来看,不同颜色的狗,其视网膜和角膜的色素量是不一样的(尽管可能不大)。 比如我们人类,由于遗传基因的不同,每个人视网膜的色素量都会有差异,因此瞳孔的颜色也会不一样。例如一个白人,他的眼底视网膜可能有比较多的色素,瞳孔就会是深棕色的;如果一个黑人,他眼底有比较少的色素,那么他的瞳孔就是浅棕色的~这与我们头发的颜色没有必然联系。虽然我们都有一张“黑皮肤”,但其实每一人的黑色素细胞存在差异性。
人眼睛结构与动物明显不一样,但原理是类似的。在眼睛光学系统中,光线经过折射、聚焦后,最终形成图像。这个图像先落到视网膜上,再传入大脑,才能形成我们的视觉。 而不同的光波有个特征,就是它们会“喜欢”不同的色散系数。也就是说,对不同的光波,视网膜会有不同的色散能力。于是,那些光谱中特别喜欢的部分,就会被放大并传递给大脑。反之,则会淡化并被抑制。 所以,如果眼睛患有疾病或受到外界刺激,使得某部分的色散能力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便会受到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视物变色。
当眼睛睫状肌收缩的时候,眼睛的屈光系统的焦距是会改变的。此时若外界物体太近,或是视网膜上的影像模糊了,则表明眼睛的调节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物体的颜色变淡且虚影重。 这是一种保护性的生理机制,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调整视力,以看清近距离物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生理变化是与年龄相关的。一般来说,儿童具有远超于老年人的调节力。这也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变得越来越硬,可塑性也越来越差,因而调节力会降低。对于成年人来说,只要不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一般调节力能维持到45岁左右。过了这个年龄段,很多原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会渐渐变得困难起来。
除了年龄之外,让视觉变色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光线的亮度。如果外界环境光线太强,我们会下意识闭眼或者皱眉来保护眼睛,同时瞳孔会缩小。这样,进入眼睛的光线就会大大削弱,进而达到保护眼睛的目的。而当光线很弱,比如我们在黑暗中阅读时,为了看清细节,睫状肌会进行持续不断的收缩,从而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最后导致过度使用视者(Reading myopia)。这个时候,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会出现视物变色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