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血虫病的原因?
“犬球虫病”又称为“犬寄生虫性腹泻症”,是由寄生在犬肠道内的球虫(Cecidiosis)所引起的。根据感染阶段的不同,可分为急性出血性炎症型、慢性消化不良型和亚临床型3种;而按病原菌的不同,可以分为卡氏、艾氏和异尖线虫等不同的病原体。其中以卡氏兽疫病毒最为常见。 该病主要发生于未免疫的幼犬,发病季节与气温有密切关系,多集中在早春或晚秋气候多变时期。
一、流行病学特点 (一)传染源 已发现的狗球虫种类较多,如埃利希体科异尖线虫属的异尖线虫、蠕目异尖科异尖线虫属的异尖结肠炎、异尖科异尖目异尖线虫属的异尖结膜虫病、异尖科异尖目的异尖盲肠-结肠炎、异尖科异尖目的异尖小肠结肠炎等,而卡氏属于异尖线虫中的蛔目异尖科,这些不同种类的虫子之间存在相互寄生现象,且可相互转化,故一犬可同时感染几种甚至多种类型,成为不同部位感染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当健康犬摄入含有虫体的食物后,虫体在胃肠道内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发肠道炎症反应。病犬的粪便中含有大量虫体,如果粪便处理不当,如随地大小便、犬粪发酵不完全等,都可导致虫体散播到环境中,进而传染给其他犬只。 (三)易感动物 除哺乳动物外,许多鸟类也可以感染此虫,说明该病具有一定的跨种传播能力。但不同物种对同一种球虫的感染能力和感染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如异尖线虫属的异尖线虫病可以感染各种动物,而蛔目的异尖线虫属的异尖结膜炎则只能感染啮齿类动物。
由于动物体的抵抗力、饮食结构、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同一窝雏兔中对异尖线虫感染的耐受力差异很大,平均感染率可达50%以上。而成年猫对异尖线虫的耐感力很低,基本上100%感染。 虽然该病的主要感染对象是犬,但是某些情况下人类也可被感染,特别是儿童。
二、临床症状 (一)急性出血性炎症型 此时病变主要以胃肠道黏膜病变为主,表现呕吐、腹泻,粪便呈液体状,带有血液,腥臭异常。病程一般为7~14天,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90%。
(二)慢性消化不良型 一般多为急性出血性炎症型的恢复期病例或者是隐性感染者,病变主要以消化系统的功能性改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轻微,腹泻时好时坏,体重增长缓慢,严重时可有消瘦、营养不良等表现,病程通常为2个月以上。
(三)亚临床型 无特殊症状,仅表现为血清中相应抗体水平升高。 三、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调查往往即可初步确诊。 为了明确病因、确定诊断,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常用的检查手段有显微镜检查、染色检查、生理生化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等。其中以血清学检查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判断是否为近期感染,还可以了解感染的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情况。
四、防治原则 (一)预防 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一般情况下疫苗注射后14天才能够产生足够抵抗疾病发生的抗体,所以在疫苗接种前3个月应该避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二)治疗 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尚不完善,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对于症状较轻的病例,可采用的支持疗法包括止吐、调节胃肠运动功能、补充体液、营养支持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而对于严重病例,除了采用上述方法外,还可给予抗休克治疗,同时尽快进行驱虫。 对于继发性细菌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顽固性病例或者反复发作者,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中药进行治疗,以达增强抵抗力、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作用。应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禁止饲养于封闭的环境之中以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