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打蛋白什么原理?

俞贵昌俞贵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得从蛋白质的结构上说起, 动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中心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这些氨基酸中多数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极性氨基酸,它们容易与其它分子通过氢键、离子键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比如对于分泌蛋白来说,在细胞器中由核糖体合成后直接运至细胞膜上进行分泌(如胰岛素);而对于消化酶类的蛋白来说,是在肠壁细胞内由核糖体合成后运输到囊泡中进行加工然后直接送至消化腔(如胰淀粉酶)。

无论哪种方式,都说明动物蛋白的一级结构是具有多肽链螺旋盘曲折叠的特性以便于形成一定的构象。而构象正是决定蛋白生物学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那么现在来看,被咬了之后注射蛋白其实是一种被动免疫的方式——给以免疫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是这个过程本身需要时间而且抗体的类型是否和所需保护的抗原相吻合也是一个问题。并且这种依赖细胞的免疫过程本身是有一定失败率的。因此这种方法不能真正有效保护动物避免疾病伤害。

而直接向唾液中添加抗毒素则可以迅速有效地阻止毒素分子的攻击,但是这种抗毒素只能对已经暴露于毒素的细胞有保护作用,对已分泌的毒素无能为力,因此属于被动防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然界中,生物抵抗外源毒素入侵的主要机制并不单纯依赖于抗体,很多时候细胞本身具有的“排异反应”往往比抗体更为重要,很多植物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可以通过激活细胞的吞噬作用而被清除。 因此对于狗狗这样的食肉动物,首先通过食物链直接摄入含有抗毒素蛋白的食物是最理想的保护措施。但是由于人类干预可能会改变这种自然状态下的平衡,因此给狗狗直接注射抗毒素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临床上用于人类的毒素血清型已扩展到150余种,而用于犬猫的血清型仅有30余种[2],这说明人兽共患病研究在这方面的发展是比较落后的,还有很大探索空间。

容碧晶容碧晶优质答主

狂犬病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呈球形。被狗或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狂犬病病毒进入神经组织,沿神经干上行,一般神经组织不发生炎症或轻微炎症反应,病毒到达背角后,复制繁殖,在中枢神经的神经元内神经细胞核附近可见内基氏小体,此为狂犬病的组织病标志。病毒又沿颅神经和脊神经下行至神经支配的所有组织器官内,特别是唾液腺、中枢神经、内脏神经尤为多见。

当狂犬病病毒在唾液腺内复制并具有感染性时,则从唾液排出,此为狂犬病的唯一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另外病毒可从神经末梢进入血液,称为神经病毒血症。同时机体可产生循环抗狂犬病病毒抗体,从组织和血液中清除病毒。因此,注射抗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具有中和进入伤口的狂犬病病毒和神经性病毒血症的作用。同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后,使机体加速产生抗狂犬病病毒抗体,具有中和粘膜或神经局部残留的和从组织中再次进入血液的病毒作用,从而使机体得以保护而不发生狂犬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