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有必要做生化检查吗?
这个要根据情况来定,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化检查是什么 生化检查是通过血液、尿液等方法来检测机体是否缺乏某种维生素、电解质(包括酸碱平衡)、酶活性、内分泌激素等等,以此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潜在疾病风险。 但并不是做了生化检查就能发现所有问题,有一些小问题或是一些慢性病变是检查不出来的。且由于个体差异,同样一种病不同的人表现会有不同,同样是代谢异常,可能有的人表现为血糖升高,有的人却只是血糖偏低罢了;而同样是甲状腺功能异常,有人会是甲亢,也有人只会得甲减……这些都是因为个体差异引起的,无法通过生化检查来准确判定。
其次,我们来说说什么情况下需要做生化检查 一般来说,如果宠物出现了某些症状,而且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行治疗。但有的宠物主人在带动物就诊的时候往往只说了动物的某些疑似症状,而没有提供详细的症状发作情况和相关病史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先进行相关检查再行治疗。这其中就可能包括生化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同一种病,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病情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没有统一标准的检测项目。比如同样诊断胰腺炎,可能是因为急性损伤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胰腺炎复发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因为胰脏肿瘤压迫造成的,不同的病因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切忌拿他人的检查结果来对比自己。
最后,我们来说说如何解读生化报告 当宠物做完生化检查后,医生会根据结果来判断宠物是否有某方面疾病的风险以及风险的级别,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来进行综合评估,从而确定诊疗方向。 而宠主人需要仔细研读报告单,查看各项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发现指标有异常,应及时询问医生,确认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通常来看,化验单上各项目数值在正常范围内的比例越高,该指标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低,反之则高。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出现问题,而只是说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较低而已。 另外,有些项目可能有几个参考值,而每个参考值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此时应结合临床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