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泥半年翻缸洗吗?
草泥在造景过程中会使用到,但是在养鱼养草的过程中作用并不大甚至是有害的,所以并不需要刻意的去清洗。 所谓的草泥清洗实际上是指底沙或者碎石下面的淤泥部分的清理。对于水草泥本身并没有多大好处。而且如果是新的水草泥的话更是不需要进行清洗,因为里面的营养物质都是刚注入时就已经释放出来了。即使有一些残余,对鱼类和水草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如果要清理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换水,当然换水的频率不要太高,否则会损伤到水生植物和鱼类的身体。
但是如果是因为淤泥沉积导致的发黑,就可以考虑进行洗泥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洗泥的工具一定要使用细网眼的滤布或者是丝袜,这样才不会伤害到水草。 但是如果水草泥中有寄生虫或者虫卵的话,就不可以放任不管了,需要及时的使用药物来进行处理,避免感染其他健康的水草。可以使用硫酸铜溶液或者是高锰酸钾溶液等进行杀菌处理,但是注意浓度不能过高,否则容易灼伤水草。 另外如果是因为光照不足导致的水草泥发黑,可以适当增添灯具提高养殖水体的照度,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使水体中积累的有机物能够及时的被消耗掉。
在使用水草泥的时候,建议将水草泥完全打散,不要有块状,否则在养殖过程中,植株根部容易因水草泥不散而有缺氧,细菌容易滋生,导致根部化水,且水草生长根部无法正常扩展,导致生长异常,因此在使用水草泥时应将水草泥完全打散,散开的水草泥更易养。
关于水草泥是否需要洗,是否需要晒干,是否需要半年翻缸,根据多年尝试,我的结论是:不用洗,不用晒,不用翻缸。
我们平时使用的水草泥大都是腐殖质含量较低,保肥性不好的粘土,基本营养含量较低,这样的泥想要达到能够满足水草生长的营养元素,往往需要人工加上大量的营养剂,而水草泥本身保肥性差,如果用水洗,基本所有的营养元素,益菌都会流失掉,养水草不仅没好处,还非常浪费,所以无需洗。
晒干的建议也是基于水草泥营养元素容易流失,防止营养元素被细菌消耗所提出的,实际上无论使用何种水草泥,只要不是经常性翻动,其表面1厘米厚度内以下的腐殖质都是绝对处于缺氧的环境中的,这是EM菌(厌氧菌),以及诸多水草生长所需物质存在的环境,晒干,或者搅动后表层长期裸露都会破坏这种环境,对于水草生长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不存在晒干后使用的说法。
翻缸也是类似的道理,水草植物是非常喜根系环境稳定的,经常翻动,或者半年翻缸对于水草根部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就像拔出来种到土里的花弄死了一样),是不利于水草生长的,除非长期使用的水草泥的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已经大量耗尽(很多的EM菌也是需要这些元素的),且长期使用的底泥已经老化(一般为1-2年),否则也无需翻缸,只需在底泥上覆盖一层新的水草泥,再进行种植水草即可,而且建议每次覆盖都是1厘米厚度以上,保证根系营养。